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支持向量回归的颅内压时间系列无损估计方法

吴少智 吴跃 徐鹏 胡晓

吴少智, 吴跃, 徐鹏, 胡晓. 支持向量回归的颅内压时间系列无损估计方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6): 956-960.
引用本文: 吴少智, 吴跃, 徐鹏, 胡晓. 支持向量回归的颅内压时间系列无损估计方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6): 956-960.
WU Shao-zhi, WU Yue, XU Peng, HU Xiao.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Time Series Mining Approach for Non-Invasive ICP Assessmen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1, 40(6): 956-960.
Citation: WU Shao-zhi, WU Yue, XU Peng, HU Xiao.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Time Series Mining Approach for Non-Invasive ICP Assessmen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1, 40(6): 956-960.

支持向量回归的颅内压时间系列无损估计方法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2007AA01Z443);四川省基础应用研究项目(2010JY0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吴少智(1972-),男,博士生,主要从事数据挖掘、时间序列分析及生物医学信息分析、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01.6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Time Series Mining Approach for Non-Invasive ICP Assessment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32
  • HTML全文浏览量:  91
  • PDF下载量:  7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3-03
  • 修回日期:  2010-07-19
  • 刊出日期:  2011-12-15

支持向量回归的颅内压时间系列无损估计方法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2007AA01Z443);四川省基础应用研究项目(2010JY0001)

    作者简介:

    吴少智(1972-),男,博士生,主要从事数据挖掘、时间序列分析及生物医学信息分析、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01.6

摘要: 在对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框架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利用线性映射函数刻画误差和特征间的关系时,不能获得对颅内压力信号的精确估计。为了提高对颅内压估计的精确性,本文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构建存在于特征和误差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非线性映射函数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先前所采用的线性最小二乘法所构成的线性映射函数策略。

English Abstract

吴少智, 吴跃, 徐鹏, 胡晓. 支持向量回归的颅内压时间系列无损估计方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6): 956-960.
引用本文: 吴少智, 吴跃, 徐鹏, 胡晓. 支持向量回归的颅内压时间系列无损估计方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6): 956-960.
WU Shao-zhi, WU Yue, XU Peng, HU Xiao.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Time Series Mining Approach for Non-Invasive ICP Assessmen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1, 40(6): 956-960.
Citation: WU Shao-zhi, WU Yue, XU Peng, HU Xiao.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Time Series Mining Approach for Non-Invasive ICP Assessmen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1, 40(6): 956-96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