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IPv6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李智涛 徐雅静 刘利宏 徐惠民

李智涛, 徐雅静, 刘利宏, 徐惠民. IPv6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6): 922-925.
引用本文: 李智涛, 徐雅静, 刘利宏, 徐惠民. IPv6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6): 922-925.
LI Zhi-tao, XU Ya-jing, LIU Li-hong, XU Hui-m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in IPv6 Network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6): 922-925.
Citation: LI Zhi-tao, XU Ya-jing, LIU Li-hong, XU Hui-m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in IPv6 Network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6): 922-925.

IPv6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2006AA01Z2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60401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智涛(1978-),女,博士生,主要从事IP网络流量、行为测量及QoS管理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in IPv6 Networks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92
  • HTML全文浏览量:  103
  • PDF下载量:  4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4-27
  • 修回日期:  2008-01-12
  • 刊出日期:  2008-12-15

IPv6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基金项目:

    国家863计划(2006AA01Z2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604019)

    作者简介:

    李智涛(1978-),女,博士生,主要从事IP网络流量、行为测量及QoS管理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3

摘要: 提出一种与现有带宽测量方法(包对法)不同的探测理论——基于链路状态的带宽测量方法。源端向目的端发送一系列小的探测报文,通过对探测报文的时延参数进行数理统计得到链路忙闲状态,进而获得链路可用带宽。采用此方法也可用于计算各种链路容量和链路空闲率。在实际测量中为解决探测报文与背景业务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IPv6基本报头中流标签和业务类型字段设计专门的测试流和测试级。仿真证明方法正确。

English Abstract

李智涛, 徐雅静, 刘利宏, 徐惠民. IPv6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6): 922-925.
引用本文: 李智涛, 徐雅静, 刘利宏, 徐惠民. IPv6可用带宽测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6): 922-925.
LI Zhi-tao, XU Ya-jing, LIU Li-hong, XU Hui-m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in IPv6 Network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6): 922-925.
Citation: LI Zhi-tao, XU Ya-jing, LIU Li-hong, XU Hui-m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in IPv6 Network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6): 922-9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