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黄均才 王凤碧 罗讯 佘堃 周明天

黄均才, 王凤碧, 罗讯, 佘堃, 周明天.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93-95,99.
引用本文: 黄均才, 王凤碧, 罗讯, 佘堃, 周明天.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93-95,99.
HUANG Jun-cai, WANG Feng-bi, LUO Xun, SHE Kun, ZHOU Ming-tian. Research on a Novel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Theor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1): 93-95,99.
Citation: HUANG Jun-cai, WANG Feng-bi, LUO Xun, SHE Kun, ZHOU Ming-tian. Research on a Novel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Theor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1): 93-95,99.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基金项目: 

电子产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51415010101DZ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均才(1973-),男,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网络计算、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9

Research on a Novel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Theory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10
  • HTML全文浏览量:  145
  • PDF下载量:  8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12-18
  • 刊出日期:  2006-02-15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基金项目:

    电子产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51415010101DZ02)

    作者简介:

    黄均才(1973-),男,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网络计算、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9

摘要: 分析研究了人工免疫原理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合人工免疫模型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对抗体生成过程中的关键算法进行了描述。为克服在抗体生成阶段由于采用遗传算子导致时空效率不佳的缺陷,将数据流分割成字符串集合,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讨论了分割参数和检测器数目的选定,使它在通用性、鲁棒性上具有优势。

English Abstract

黄均才, 王凤碧, 罗讯, 佘堃, 周明天.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93-95,99.
引用本文: 黄均才, 王凤碧, 罗讯, 佘堃, 周明天.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93-95,99.
HUANG Jun-cai, WANG Feng-bi, LUO Xun, SHE Kun, ZHOU Ming-tian. Research on a Novel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Theor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1): 93-95,99.
Citation: HUANG Jun-cai, WANG Feng-bi, LUO Xun, SHE Kun, ZHOU Ming-tian. Research on a Novel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mmune Theor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1): 93-95,9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