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居太亮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居太亮.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3): 343-346.
引用本文: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居太亮.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3): 343-346.
LIN Jing-ran, PENG Qi-cong, SHAO Huai-zong, JU Tai-liang. Deterministic Blind Beamforming for Broadband Nonstationary Source Separa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3): 343-346.
Citation: LIN Jing-ran, PENG Qi-cong, SHAO Huai-zong, JU Tai-liang. Deterministic Blind Beamforming for Broadband Nonstationary Source Separa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3): 343-346.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基金(04GG21-02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林静然(1978-),男,博士,主要从事通信中的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N918

Deterministic Blind Beamforming for Broadband Nonstationary Source Separation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93
  • HTML全文浏览量:  90
  • PDF下载量:  5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10-26
  • 修回日期:  2007-05-12
  • 刊出日期:  2008-06-15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基金(04GG21-020-02)

    作者简介:

    林静然(1978-),男,博士,主要从事通信中的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N918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宽带非平稳信源的盲波束算法。该算法以阵列旋转不变性为基础,利用宽带信源的非平稳特性,将传统的窄带盲波束算法扩展到频域执行;针对在扩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道互换,利用相邻频点序列的互相关系数,对各频点的分离序列进行通道重排,以确保分离出的宽带信源在频域的一致性。该算法还消除了传统盲分离算法中普遍存在的幅度模糊问题,使得分离出的信号没有幅度失真。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English Abstract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居太亮.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3): 343-346.
引用本文: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居太亮. 用于宽带非平稳信源分离的一种盲波束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3): 343-346.
LIN Jing-ran, PENG Qi-cong, SHAO Huai-zong, JU Tai-liang. Deterministic Blind Beamforming for Broadband Nonstationary Source Separa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3): 343-346.
Citation: LIN Jing-ran, PENG Qi-cong, SHAO Huai-zong, JU Tai-liang. Deterministic Blind Beamforming for Broadband Nonstationary Source Separa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3): 343-34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