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

张绍德 陈主成

张绍德, 陈主成.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1): 85-88.
引用本文: 张绍德, 陈主成.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1): 85-88.
ZHANG Shao-de, CHEN Zhu-cheng. Design Method for Servo-System Based on Disturbance Observer[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 34(1): 85-88.
Citation: ZHANG Shao-de, CHEN Zhu-cheng. Design Method for Servo-System Based on Disturbance Observer[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 34(1): 85-88.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资助项目(2001KJ03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绍德(1946-),男,教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方面的研究;陈主成(1964-),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工控网络方面的研究.

    张绍德(1946-),男,教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方面的研究;陈主成(1964-),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工控网络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273

Design Method for Servo-System Based on Disturbance Observer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74
  • HTML全文浏览量:  121
  • PDF下载量:  12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01-07
  • 刊出日期:  2005-02-15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资助项目(2001KJ030)

    作者简介:

    张绍德(1946-),男,教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方面的研究;陈主成(1964-),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工控网络方面的研究.

    张绍德(1946-),男,教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方面的研究;陈主成(1964-),男,硕士生,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工控网络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273

摘要: 将摩擦力的Stribeck曲线作为伺服系统的摩擦模型,提出用干扰观测器来补偿摩擦力对伺服系统低速运行的影响。在对象的名义模型正确条件下,干扰观测器和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分开独立进行。低频时,产生的系统特性类似名义模型的特性,并从理论上保证了被控对象参数不确定时的鲁棒性,同时摩擦对伺服系统输出的影响等于零。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English Abstract

张绍德, 陈主成.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1): 85-88.
引用本文: 张绍德, 陈主成.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伺服系统设计[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1): 85-88.
ZHANG Shao-de, CHEN Zhu-cheng. Design Method for Servo-System Based on Disturbance Observer[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 34(1): 85-88.
Citation: ZHANG Shao-de, CHEN Zhu-cheng. Design Method for Servo-System Based on Disturbance Observer[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 34(1): 85-8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