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研究

董军 蓝崇钰 栾天罡

董军, 蓝崇钰, 栾天罡. 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6): 752-754.
引用本文: 董军, 蓝崇钰, 栾天罡. 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6): 752-754.
Dong Jun, Lan Chongyu, Luan Tiangang. Preliminary Studies on Developmental Anatomy of Seedless Mango Frui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3, 32(6): 752-754.
Citation: Dong Jun, Lan Chongyu, Luan Tiangang. Preliminary Studies on Developmental Anatomy of Seedless Mango Frui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3, 32(6): 752-754.

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董军 男 32岁 在职博士生 讲师 主要从事污染生态及植物解剖学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667.701.2

Preliminary Studies on Developmental Anatomy of Seedless Mango Fruit

  •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胚败育的原因。结果表明,芒果胚珠倒生,具一层珠被,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开花时,胚囊处于8核阶段,8核时期发生助细胞、反足细胞等胚囊细胞的退化。胚囊细胞退化导致授粉受精不良是芒果早期大量落果的主要原因,成熟期芒果种胚败育主要是养分和激素的竞争造成的。解剖还发现胚败育果实种皮发育正常,为胚提供营养的输导组织发育正常。胚败育芒果果实发育曲线为单S型。
  • [1] 李琳, 姜新发, 张志斌, 陈瑞燕.  枇杷皮和芒果皮粗提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6): 755-75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39
  • HTML全文浏览量:  184
  • PDF下载量:  11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3-09-01
  • 刊出日期:  2003-12-15

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研究

    作者简介:

    董军 男 32岁 在职博士生 讲师 主要从事污染生态及植物解剖学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S667.701.2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胚败育的原因。结果表明,芒果胚珠倒生,具一层珠被,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开花时,胚囊处于8核阶段,8核时期发生助细胞、反足细胞等胚囊细胞的退化。胚囊细胞退化导致授粉受精不良是芒果早期大量落果的主要原因,成熟期芒果种胚败育主要是养分和激素的竞争造成的。解剖还发现胚败育果实种皮发育正常,为胚提供营养的输导组织发育正常。胚败育芒果果实发育曲线为单S型。

English Abstract

董军, 蓝崇钰, 栾天罡. 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6): 752-754.
引用本文: 董军, 蓝崇钰, 栾天罡. 芒果胚败育果实发育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6): 752-754.
Dong Jun, Lan Chongyu, Luan Tiangang. Preliminary Studies on Developmental Anatomy of Seedless Mango Frui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3, 32(6): 752-754.
Citation: Dong Jun, Lan Chongyu, Luan Tiangang. Preliminary Studies on Developmental Anatomy of Seedless Mango Frui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3, 32(6): 752-75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