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重叠频分复用系统循环前缀的设计和分析

王键 李道本 杨讯 张曦林

王键, 李道本, 杨讯, 张曦林. 重叠频分复用系统循环前缀的设计和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32-35.
引用本文: 王键, 李道本, 杨讯, 张曦林. 重叠频分复用系统循环前缀的设计和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32-35.
WANG Jian, LI Dao-ben, YANG Xun, ZHANG Xi-lin. Prefix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9, 38(1): 32-35.
Citation: WANG Jian, LI Dao-ben, YANG Xun, ZHANG Xi-lin. Prefix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9, 38(1): 32-35.

重叠频分复用系统循环前缀的设计和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0403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键(1980-),男,博士生,主要从事下一代移动通信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N919

Prefix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83
  • HTML全文浏览量:  115
  • PDF下载量:  5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9-17
  • 修回日期:  2008-03-25
  • 刊出日期:  2009-02-15

重叠频分复用系统循环前缀的设计和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04035)

    作者简介:

    王键(1980-),男,博士生,主要从事下一代移动通信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N919

摘要: 研究了在时变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重叠频分复用/非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并对OvFDM-DFT系统的循环前缀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讨论了两种不同的循环前缀设计方法,即普通循环前缀和补零方式循环前缀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变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补零方式的循环前缀远好于普通方式的循环前缀,仿真结果也验证了OvFDM符号具有明显的抗衰落性能。

English Abstract

王键, 李道本, 杨讯, 张曦林. 重叠频分复用系统循环前缀的设计和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32-35.
引用本文: 王键, 李道本, 杨讯, 张曦林. 重叠频分复用系统循环前缀的设计和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32-35.
WANG Jian, LI Dao-ben, YANG Xun, ZHANG Xi-lin. Prefix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9, 38(1): 32-35.
Citation: WANG Jian, LI Dao-ben, YANG Xun, ZHANG Xi-lin. Prefix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Overlapp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9, 38(1): 32-3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