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亚东, 蒋宏宇, 赵思蕊, 李波.
网络安全数据3D可视化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4): 594-59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4.020
|
[2] |
昌燕, 张仕斌, 闫丽丽, 盛志伟.
基于三粒子W态蜜罐的受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39-4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06
|
[3] |
彭云峰, 何模雄, 隆克平.
入侵检测灰色空间模型及应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3): 453-45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3.025
|
[4] |
刘丹, 李毅超, 余三超, 陈沁源.
面向P2P网络的DDoS攻击抑制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1): 85-89.
|
[5] |
韩杰思, 沈建京, 彭韶峰.
抗SPA攻击的快速LSB均衡隐藏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5): 769-773.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5.025
|
[6] |
秦志光, 廖永建.
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的安全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5): 712-71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5.033
|
[7] |
冷甦鹏, 李勇, 刘科.
无线共享信道退避访问攻击的新型检测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5): 644-65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5.023
|
[8] |
伏飞, 刘晶, 肖军模.
新的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3): 389-39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3.017
|
[9] |
叶李, 王娟, 秦志光.
用灰色优势分析确定网络安全评估指标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195-1197,1252.
|
[10] |
甘刚, 陈运, 李飞.
网络对抗训练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604-607.
|
[11] |
曾金全, 赵辉, 刘才铭, 彭凌西.
受免疫原理启发的Web攻击检测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15-1218.
|
[12] |
陈振国, 李冬艳.
运用核Fisher鉴别分析和MPM分类器的入侵检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192-1194.
|
[13] |
郭锋, 庄奕琪.
蓝牙E0加密算法安全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2): 160-163.
|
[14] |
于泠, 陈波, 肖军模.
一种网络攻击路径重构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92-395.
|
[15] |
彭宏.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108-110,136.
|
[16] |
陈雷霆, 张亮.
人工免疫机制在木马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2): 221-224.
|
[17] |
陈波, 于泠, 肖军模.
SA算法在基于模型推理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1): 36-39.
|
[18] |
张选芳.
Internet网络安全的信息过滤模型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3): 270-272.
|
[19] |
周海刚, 肖军模.
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6): 683-686.
|
[20] |
薛兰, 宋杰, 陈锡明.
一种PVM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1): 9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