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多级免疫检测器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刘才铭 张雁 赵辉 彭凌西 曾金全

刘才铭, 张雁, 赵辉, 彭凌西, 曾金全. 多级免疫检测器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179-1182.
引用本文: 刘才铭, 张雁, 赵辉, 彭凌西, 曾金全. 多级免疫检测器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179-1182.
LIU Cai-ming, ZHANG Yan, ZHAO Hui, PENG Ling-xi, ZENG Jin-quan. Application of Multi-Level Immune Detector Set to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 36(6): 1179-1182.
Citation: LIU Cai-ming, ZHANG Yan, ZHAO Hui, PENG Ling-xi, ZENG Jin-quan. Application of Multi-Level Immune Detector Set to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 36(6): 1179-1182.

多级免疫检测器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才铭(1979-),男,博士生,主要从事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89.1

Application of Multi-Level Immune Detector Set to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82
  • HTML全文浏览量:  117
  • PDF下载量:  7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7-15
  • 刊出日期:  2007-12-15

多级免疫检测器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刘才铭(1979-),男,博士生,主要从事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89.1

摘要: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网络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免疫检测器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由检测主机、检测子网和中心服务器组成,将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在网络的各检测主机中,检测子网具有与上层入侵检测网络相同的特征,中心服务器负责为检测主机和子网提供支持。通过模拟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检测主机的免疫检测器进行了学习和进化,该模型利用二级免疫检测器集机制,协同中心服务器的疫苗接收和种痘操作,减少了检测器的数量和提高了检测器的检测能力。

English Abstract

刘才铭, 张雁, 赵辉, 彭凌西, 曾金全. 多级免疫检测器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179-1182.
引用本文: 刘才铭, 张雁, 赵辉, 彭凌西, 曾金全. 多级免疫检测器集在分布式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179-1182.
LIU Cai-ming, ZHANG Yan, ZHAO Hui, PENG Ling-xi, ZENG Jin-quan. Application of Multi-Level Immune Detector Set to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 36(6): 1179-1182.
Citation: LIU Cai-ming, ZHANG Yan, ZHAO Hui, PENG Ling-xi, ZENG Jin-quan. Application of Multi-Level Immune Detector Set to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 36(6): 1179-118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