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粒波, 卢震宇, 耿贞伟, 秦志光.
一种可证安全的密钥隔离无证书代理重加密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4): 606-61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4.021
|
[2] |
赵振国.
可证安全的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机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 45(5): 812-81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6.05.018
|
[3] |
邓江, 许春香, 杨浩淼.
一种全同态加密的安全内积计算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 45(5): 808-81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6.05.017
|
[4] |
谭源泉, 李胜强, 王厚军.
西方体制Mark XIIA的Mode 5数据格式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4): 532-53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4.011
|
[5] |
唐聃, 王晓京, 陈峥.
新的图像加密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1): 128-13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1.029
|
[6] |
杨勇, 徐秋亮.
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一种新的CL-PKE加密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6): 906-91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6.021
|
[7] |
崔军, 刘琦, 张振涛, 忠献, 杨义先.
可转换认证加密的安全邮件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4): 598-602,62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4.027
|
[8] |
杨浩淼, 孙世新, 李洪伟.
前向安全的基于身份加密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534-537.
|
[9] |
吴成宾, 朱彬.
基于MQ的文件分片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646-648.
|
[10] |
牛新征, 佘堃, 路纲, 周明天.
基于RBAC技术的P2P安全机制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493-495,499.
|
[11] |
史亮, 王备战, 姜青山, 陈黎飞.
面向大规模网络应用的移动主体系统安全机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02-1205,1218.
|
[12] |
郭锋, 庄奕琪.
蓝牙E0加密算法安全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2): 160-163.
|
[13] |
韩振海, 刘秋武, 刘艺, 王仕璠.
基于联合变换的旋转不变光学图像加密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1): 43-45.
|
[14] |
袁丁, 范平志.
电子证据与反拒认协议及形式化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5): 531-534.
|
[15] |
程文彬.
基于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的安全缺陷及对策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6): 711-713.
|
[16] |
沈莉.
IPv6的安全协议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1(1): 72-75.
|
[17] |
黎忠文, 熊光泽.
安全核机制的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1): 62-65.
|
[18] |
薛兰, 宋杰, 陈锡明.
一种PVM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1): 91-94.
|
[19] |
周世杰, 秦志光, 耿技.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2): 201-204.
|
[20] |
任江, 袁宏春.
对SSL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4): 416-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