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紫微, 唐锦道, 蒋沁原, 陈培钦, 李浩, 周强, 尤立星, 王浟, 宋海智, 郭光灿, 邓光伟.
一维光声晶体微腔中实现声学量子态探测的关键技术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3): 322-330.
doi: 10.12178/1001-0548.2023007
|
[2] |
周江平, 周媛媛, 周学军, 聂宁.
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统计波动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2): 168-174.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96
|
[3] |
专栏编委会.
本期“量子信息”专栏评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5): 641-641.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051
|
[4] |
专栏编委会.
本期“量子信息”专栏评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1): 1-1.
|
[5] |
罗庆斌, 李晓瑜, 杨国武, 牛伟纳, 李强.
基于复合域SM4密码算法S盒的量子电路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6): 812-818.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33
|
[6] |
何业锋, 狄曼, 庞一博, 岳玉茹, 李国庆, 刘继祥.
基于Bell态的两方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4): 488-492.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08
|
[7] |
陈小明, 陈雷, 阎亚龙.
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中不可区分假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验证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4): 482-487.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68
|
[8] |
专栏编委会.
本期“量子信息”专栏评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6): 801-801.
|
[9] |
罗庆斌, 李晓瑜, 杨国武.
SM4密码算法S盒的量子电路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6): 820-826.
doi: 10.12178/1001-0548.2021252
|
[10] |
周江平, 周媛媛, 周学军, 聂宁.
二诱骗态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5): 650-655.
doi: 10.12178/1001-0548.2021171
|
[11] |
徐雅斌, 陈淑娟, 李艳平.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多路径密钥传输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 49(2): 276-282.
doi: 10.12178/1001-0548.2019143
|
[12] |
李冬芬, 王瑞锦, 张凤荔, 李蝉娟, 陈学勤, 王馨云, 刘行.
噪声信道下量子隐形传态协议研究综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1): 73-79.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1.011
|
[13] |
杨帆, 杨国武, 郝玉洁.
基于模型检测的半量子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5): 716-72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5.013
|
[14] |
何业锋.
基于四粒子纠缠态的两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2): 340-34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2.004
|
[15] |
昌燕, 张仕斌, 闫丽丽, 盛志伟.
基于三粒子W态蜜罐的受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39-4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06
|
[16] |
周媛媛, 周学军, 李晓强, 高俊.
简单的非正交诱惑态量子密钥分配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2): 197-20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2.007
|
[17] |
罗岚, 瞿泽辉, 周世杰, 张凤荔, 秦志光, 魏正耀.
带延迟的分组密码算法密钥结合模式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649-651.
|
[18] |
张德喜, 赵秋宇, 李晓宇.
利用贝尔测量的高效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6): 917-919,923.
|
[19] |
梁麦林, 张文清, 袁兵.
非共振阻尼介观耦合电路中的量子效应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2): 202-205.
|
[20] |
李良钰.
光学优化设计中的定域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2): 214-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