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国军, 杨伟泽, 叶震亮, 翟雄飞, 史治平.
基于帧交错的LDPC译码器流水结构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53(2): 194-200.
doi: 10.12178/1001-0548.2023023
|
[2] |
黄颖, 许剑, 周子祺, 陈树沛, 周帆, 曹晟.
高效长序列水位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4): 595-601.
doi: 10.12178/1001-0548.2022133
|
[3] |
罗瑜.
纹理感知多模式编码的帧存有损压缩算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1): 8-13.
doi: 10.12178/1001-0548.2019115
|
[4] |
郝晓丽, 高永.
CUDA框架下的视频关键帧互信息熵多级提取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5): 726-73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5.014
|
[5] |
魏嵬, 赵金伟, 赵鑫, 杨晶雯, 苏琪, 高敏.
传感网中基于时间帧的信息场变速率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5): 684-68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5.008
|
[6] |
黄韬, 陈长胜.
TTE时间同步协议关键算法研究和仿真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3): 437-44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3.021
|
[7] |
李为民, 刘晓楠, 缪晨, 陈陆颖, 雷振明.
典型业务的包长分布规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2): 247-25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2.017
|
[8] |
宫丰奎, 李连本, 叶鹏, 张南.
等增益合并下协作MTM系统的性能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3): 360-36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3.008
|
[9] |
喻庆东, 周莉, 朱玥, 胡哲琨, 陈杰.
可编程的帧内预测器结构设计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4): 605-61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4.025
|
[10] |
李相迎, 孟新, 姚秀娟.
CCSDS-TC传输帧盲识别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1): 142-14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1.027
|
[11] |
高洋, 葛建华, 谢大平.
双差分协作传输的误码率性能分析和最佳功率分配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2): 185-19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2.005
|
[12] |
陆尧胜, 林启涛, 沈以鸿.
胎头位置和宫颈扩张监测方法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1): 152-15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1.035
|
[13] |
卢光辉.
P帧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3): 397-40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3.016
|
[14] |
马涛, 陈杰.
消除重复计算的H.264帧内预测电路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67-70.
|
[15] |
黄玄, 陈杰, 李霞, 周莉.
AVS高清视频帧间补偿结构与电路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2): 202-2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2.11
|
[16] |
王洪裕, 阮成礼, 王琪.
有限长V锥天线的辐射场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5): 535-538.
|
[17] |
彭强, 邓云, 诸昌钤.
基于率失真优化的快速帧内更新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3): 293-296.
|
[18] |
王利村, 邱昆, 王东, 王秀妮, 陈凯.
一种固定帧长的EPON MAC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6): 730-733.
|
[19] |
董彬虹, 李少谦, 陈智, 彭守贵.
差分跳频信号最佳接收机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5): 530-534.
|
[20] |
曾成碧, 陈光.
VLSI功能测试的最佳测试序列的选取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2): 178-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