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伟, 袁超伟, 李美玲, 王秋才.
多天线双向中继Nakagami-m系统性能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6): 842-84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6.006
|
[2] |
刘海涛, 杜超, 李冬霞.
非理想信道估计垂直分层空时码差错性能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5): 696-70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5.011
|
[3] |
肖尚辉, 张忠培, 史治平.
多基站协作下行系统中异步空时码构造与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3): 335-339.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3.002
|
[4] |
胡剑浩, 杨凤, 熊兴中.
交织多址接入系统信道容量证明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4): 481-48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4.001
|
[5] |
张然然, 杨爱敏, 刘思杨, 刘元安.
不精确信道状态信息下的自适应调制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3): 345-34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3.007
|
[6] |
肖海林, 聂在平, 杨仕文.
衰落信道下的多天线最佳信道容量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11-13.
|
[7] |
朱彬, 胡玮, 邓科, 幺周石.
多波段光学探测系统的探测概率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3): 339-342.
|
[8] |
雷维嘉, 谢显中, 李广军.
利用信道编码实现时间分集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35-38.
|
[9] |
刘洪武, 冯全源.
MC-CDMA系统中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用户检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4): 485-488.
|
[10] |
谢胜琳, 唐友喜, 邵士海, 李少谦.
衰落信道中二维扩频系统的抗单音干扰性能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2): 167-169,185.
|
[11] |
宋春玲, 吕明.
异步CDMA系统中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3): 235-238.
|
[12] |
陈亚丁, 唐友喜, 李少谦.
CDMA系统中的信道估计和多址干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5): 583-587.
|
[13] |
郑勇, 周正华, 朱维乐.
HFC上行信道S-CDMA接入的多用户检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3): 221-225,235.
|
[14] |
唐普英, 陈永倩, 黄顺吉.
一种基于Lagrange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1): 9-12.
|
[15] |
饶妮妮.
A-CDMA系统多址与保密结合的扩频码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5): 451-454.
|
[16] |
唐普英, 杨春华, 黄顺吉.
一种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最佳多用户检测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2): 116-119.
|
[17] |
李晓坪, 郑露, 吴诗其.
光同步CDMA多址干扰消除技术及其性能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5): 455-460.
|
[18] |
赵东风.
时隙式多址访问系统分析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6): 588-591.
|
[19] |
唐瑜, 严梅, 洪福明.
自适应阵列抗CDMA多址干扰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1): 21-24.
|
[20] |
李仲令, 王晓蕾.
序列相关特性与CDMA系统的多址干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7, 26(2): 132-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