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一种并联抑制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

武妍 王守觉

武妍, 王守觉. 一种并联抑制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99-402.
引用本文: 武妍, 王守觉. 一种并联抑制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99-402.
WU Yan, WANG Shou-jue. A Shunting Inhibition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3): 399-402.
Citation: WU Yan, WANG Shou-jue. A Shunting Inhibition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3): 399-402.

一种并联抑制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135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武妍(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王守觉(192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网络、仿生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武妍(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王守觉(192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网络、仿生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183

A Shunting Inhibition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m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553
  • HTML全文浏览量:  164
  • PDF下载量:  5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4-04-15
  • 刊出日期:  2006-06-15

一种并联抑制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135010)

    作者简介:

    武妍(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王守觉(192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网络、仿生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武妍(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王守觉(192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网络、仿生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183

摘要: 对普通并联神经元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广义的并联抑制神经元,构造了基于并联抑制神经元的前向神经网络结构,并给出了相应的学习算法。通过对几个模式分类问题的基准问题的测试,将提出的方法与SIANN、BP神经网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提出的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单个的GSIN和简单的GSINN可以取得比SIANN和BP网络都好的分类效果。

English Abstract

武妍, 王守觉. 一种并联抑制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99-402.
引用本文: 武妍, 王守觉. 一种并联抑制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99-402.
WU Yan, WANG Shou-jue. A Shunting Inhibition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3): 399-402.
Citation: WU Yan, WANG Shou-jue. A Shunting Inhibition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Learning Algorith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6, 35(3): 399-4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