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斌, 王利龙, 邵延华.
改进双向二维局部保持投影的人脸识别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8(6): 904-909, 92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6.015
|
[2] |
邹云鹏, 李永泽, 康雁.
二维相位对比核磁共振成像的仿真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6): 956-96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6.028
|
[3] |
聂生东, 周小龙, 王远军.
低场核磁共振二维谱反演技术及其应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3): 460-46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3.025
|
[4] |
夏慧, 刘国强, 郭亮, 黄欣, 陈晶.
二维磁声电图像重建及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150-15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26
|
[5] |
朱丰, 张群, 段艳丽, 顾福飞, 李开明, 毕博.
基于二维稀疏采样的HRRP合成及ISAR成像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6): 847-85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6.006
|
[6] |
宋红军, 尚秀芹, 郑经波.
脉冲性噪声中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6): 844-84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6.007
|
[7] |
连俊宏, 赖友仁, 张文清.
针对影像处理的快速二维离散余弦转换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5): 692-695,7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5.010
|
[8] |
陈奎, 徐钊.
OFDM系统二维变换域信道估计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6): 927-93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6.007
|
[9] |
居太亮, 彭启琮, 邵怀宗, 林静然.
麦克风阵列二维方向估计聚焦算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225-228.
|
[10] |
夏铁骑, 汪学刚, 郑毅.
累量域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6): 840-843.
|
[11] |
谢胜琳, 唐友喜, 邵士海, 李少谦.
衰落信道中二维扩频系统的抗单音干扰性能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2): 167-169,185.
|
[12] |
周秀丽, 胡渝, 谭庆贵, 幺周石.
W-OCDMA系统中MPC/OOC二维码的构造及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2): 148-151.
|
[13] |
撒晓婴, 周武.
Hilbert空间中一类拟变分不等式问题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5): 717-719.
|
[14] |
周秀丽, 谭庆贵, 胡渝.
基于R-S码的二维OCDMA系统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1): 31-34.
|
[15] |
董海峰, 马志钢, 蒲涛, 吴迪, 杨淑雯.
二维码OCDMA通信系统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4): 374-377.
|
[16] |
罗棻, 陈华富, 尧德中.
基于投影的fMRI时间序列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4): 410-413.
|
[17] |
阮成礼, 梁淮宁.
旋转目标RCS的二维成像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6): 604-608.
|
[18] |
唐斌, 肖先赐.
空间信号二维到达方向分离估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3): 241-245.
|
[19] |
赵延文, 聂在平.
短电位测井仪二维测量数据解释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7, 26(3): 249-253.
|
[20] |
张旻, 李肇基.
高速IGBT的二维数值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7, 26(2): 15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