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凌浩, 梁晖辉, 邓东, 刘洋洋, 唐超, 常政威, 桂盛霖.
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因素安全增强认证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5): 699-708.
doi: 10.12178/1001-0548.2022238
|
[2] |
张广胜, 康昭, 田玲.
面向网络安全治理的用户身份识别技术与挑战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3): 398-412.
doi: 10.12178/1001-0548.2022106
|
[3] |
陶晓玲, 孔凯传, 赵峰, 赵培超.
基于LSTM的内部用户安全行为评估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8(5): 779-78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5.019
|
[4] |
史治平, 任亚军, 吕凤橙.
基于LDPC码的安全可靠通信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5): 641-64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5.001
|
[5] |
吴亚东, 蒋宏宇, 赵思蕊, 李波.
网络安全数据3D可视化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4): 594-59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4.020
|
[6] |
周世杰, 宋竹, 罗嘉庆.
微观交通仿真的安全换道模型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5): 725-73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5.015
|
[7] |
任飞, 刘贤洪, 秦志光.
智能电视安全存储数据访问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1): 144-14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1.024
|
[8] |
马强, 马建国, 邢玲.
基于TPM的视频安全远程取证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5): 748-75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5.020
|
[9] |
胡威, 李建华, 陈秀真, 蒋兴浩.
可扩展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价模型优化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113-116.
|
[10] |
杨存建, 陈静安, 白忠, 程熙.
利用遥感和GIS进行四川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5): 700-70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5.031
|
[11] |
郭建东, 秦志光, 郑敏.
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285-288.
|
[12] |
史亮, 王备战, 姜青山, 陈黎飞.
面向大规模网络应用的移动主体系统安全机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02-1205,1218.
|
[13] |
李磊, 杜平安, 刘孝保, 姜伟.
基于JAAS和Struts的MIS安全性的实现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4): 771-774.
|
[14] |
吴劲, 张凤荔, 何兴高, 陆庆.
SIP安全机制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11-1214.
|
[15] |
刘晓东, 何元清, Dcboeach Fels.
基于FDR的飞行安全定量评价模型FRAM-FD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96-99.
|
[16] |
马志新, 徐德启, 杜伟杰.
面向对象软件度量C&K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96-398.
|
[17] |
陈雷霆, 文立玉, 李志刚.
信息安全评估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3): 373-376.
|
[18] |
李咏红, 杜平安.
面向对象的参数化CAD二次开发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5): 597-599,610.
|
[19] |
沈莉.
IPv6的安全协议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1(1): 72-75.
|
[20] |
黎忠文, 熊光泽.
安全核机制的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1): 6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