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Jini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杨春 余毅 吴微 谭良

杨春, 余毅, 吴微, 谭良. 基于Jini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86-89.
引用本文: 杨春, 余毅, 吴微, 谭良. 基于Jini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86-89.
YANG Chun, YU Yi, WU Wei, TAN Liang.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a Virtual Experiment Platform Based on Jini Techniqu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1): 86-89.
Citation: YANG Chun, YU Yi, WU Wei, TAN Liang.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a Virtual Experiment Platform Based on Jini Techniqu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1): 86-89.

基于Jini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06ZD022);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项目(SCSL05014、SCSL06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春(1970-),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3.02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a Virtual Experiment Platform Based on Jini Techniques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76
  • HTML全文浏览量:  133
  • PDF下载量:  8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5-14
  • 修回日期:  2007-10-10
  • 刊出日期:  2008-02-15

基于Jini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06ZD022);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项目(SCSL05014、SCSL06010)

    作者简介:

    杨春(1970-),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方面的研究.

  • 中图分类号: TP393.02

摘要: 运用Jin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特点,针对化学虚拟实验系统,引入协同支撑服务机制,构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虚拟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其功能与构架;基于Java面向对象设计语言中的接口定义了实验平台的相关操作规则及系列面向服务的接口,以铁与硫酸反应的实例说明了该实验平台的工作原理与流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易扩充、较好的可靠性、且能动态反映虚拟实验过程,提供了在现有网络基础下的分布式实现三维虚拟实验的一种新方案。

English Abstract

杨春, 余毅, 吴微, 谭良. 基于Jini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86-89.
引用本文: 杨春, 余毅, 吴微, 谭良. 基于Jini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86-89.
YANG Chun, YU Yi, WU Wei, TAN Liang.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a Virtual Experiment Platform Based on Jini Techniqu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1): 86-89.
Citation: YANG Chun, YU Yi, WU Wei, TAN Liang.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a Virtual Experiment Platform Based on Jini Techniqu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8, 37(1): 86-8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