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琴荣, 温玮华.
区间值信息系统的熵度量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1): 101-105.
doi: 10.12178/1001-0548.2019243
|
[2] |
赵国生, 李光程, 王健.
云计算系统认知生存模型及量化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5): 709-71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5.012
|
[3] |
耿技, 宋旭, 陈伟, 秦志光.
基于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的系统生存性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1): 101-10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1.017
|
[4] |
杨晓明, 罗衡峰, 王佳昊, 秦志光.
评价风险评估方法有效性的DEA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4): 581-58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4.019
|
[5] |
陈永兴, 吴晓燕, 滕江川, 卜祥伟.
基于影响网的仿真风险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1): 125-13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1.021
|
[6] |
张仕斌, 许春香, 安宇俊.
基于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1): 92-97,10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1.020
|
[7] |
敖志刚, 解文彬, 胡琨, 唐长春, 张康益.
新一代以太网的结构模型和并行传输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5): 773-77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5.025
|
[8] |
廖伟智, 孙林夫, 杜平安.
汽车业售后服务能力模型的建立及服务能力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5): 747-75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5.021
|
[9] |
汤志伟, 高天鹏.
采用OCTAVE模型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130-133.
|
[10] |
郭建东, 秦志光, 郑敏.
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285-288.
|
[11] |
史亮, 王备战, 姜青山, 陈黎飞.
面向大规模网络应用的移动主体系统安全机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02-1205,1218.
|
[12] |
彭凌西, 陈月峰, 刘才铭, 曾金全, 刘孙俊, 赵辉.
基于危险理论的网络风险评估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198-1201.
|
[13] |
郭战琴, 周宗放.
信贷风险管理的区间数参数模型及其应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137-139.
|
[14] |
魏瑛源, 唐应辉.
离散时间风险模型的推广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426-428.
|
[15] |
李天昀, 胡宗云, 葛临东.
相关跳频通信系统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05-308.
|
[16] |
汤志伟, 符萍.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5): 672-675.
|
[17] |
张选芳.
Internet网络安全的信息过滤模型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3): 270-272.
|
[18] |
谭良, 罗讯, 周明天.
动态多级安全系统安全标记的格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4): 442-445.
|
[19] |
刘建成, 蒋新华, 吴今培.
智能异构模型在电机故障诊断中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2): 212-216.
|
[20] |
吴斌, 王昕.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信息通道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5): 525-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