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姝娟, 刘白林, 张雅, 茹媛.
时间/事件触发的安全关键系统调度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3): 631-63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3.025
|
[2] |
秦华旺, 朱晓华, 戴跃伟.
基于环境感知的防泄漏多秘密共享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101-1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17
|
[3] |
高悦翔, 彭代渊, 闫丽丽.
认证邮件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2): 300-3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2.023
|
[4] |
汤永新, 余达太.
基于输入点复杂度的交互固有安全性度量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5): 787-79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5.027
|
[5] |
闫丽丽, 彭代渊, 高悦翔.
Ad hoc网络中认证路由协议的改进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4): 577-581.
|
[6] |
甘元驹, 彭银桥, 梅其祥.
防欺诈的动态(t,n)认证加密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2): 201-203.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2.008
|
[7] |
罗光春, 熊娇, 李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最优安全性跳数算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4): 582-585.
|
[8] |
甘元驹, 谢仕义, 付东洋, 李小立.
防欺诈的广义多秘密分享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68-69,80.
|
[9] |
王启科, 刘心松, 邱元杰, 周涛, 黎屹.
分布式并行安全操作系统的用户一致性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2): 239-241,270.
|
[10] |
张金林, 沈绪榜, 陈朝阳.
SoC中IP核间互联总线完整性故障测试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611-613,631.
|
[11] |
庞辽军, 李慧贤, 王育民.
基于LUC密码体制防欺诈的秘密共享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1): 108-111.
|
[12] |
肖军模, 刘军, 于泠.
探讨JAVA的安全性改造与验证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531-533,537.
|
[13] |
李天昀, 胡宗云, 葛临东.
相关跳频通信系统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05-308.
|
[14] |
杨仕平, 桑楠, 熊光泽, 刘校矢.
高可信赖实时操作系统的防危调度机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111-114.
|
[15] |
王华东, 鄢扬, 郭军.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层中衰减的数值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4): 357-360.
|
[16] |
张向刚, 刘锦德.
多密钥KDC的安全容错性及其性能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6): 596-599.
|
[17] |
黎忠文, 熊光泽.
安全核机制的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1): 62-65.
|
[18] |
熊金涛, 刘红秀, 皮德忠.
Lucas公钥密码体制及其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4): 397-401.
|
[19] |
任江, 袁宏春.
对SSL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4): 416-420.
|
[20] |
秦志光, 汪文勇.
网络认服务可靠性和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7, 26(2): 190-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