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凌浩, 梁晖辉, 邓东, 刘洋洋, 唐超, 常政威, 桂盛霖.
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因素安全增强认证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5): 699-708.
doi: 10.12178/1001-0548.2022238
|
[2] |
陈雷.
基于分层编码的物理层安全多播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 49(1): 49-55.
doi: 10.12178/1001-0548.2018109
|
[3] |
杨亚涛, 曲鸣, 曹广灿, 蔡居良.
支持多安全运算模块的USB3.0控制器固件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8(2): 195-20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2.006
|
[4] |
张大方, 徐鸿玥, 李睿.
无线体域网中隐私保护安全kNN查询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5): 722-72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5.014
|
[5] |
周世杰, 宋竹, 罗嘉庆.
微观交通仿真的安全换道模型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5): 725-73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5.015
|
[6] |
孙昌霞, 马文平, 陈和风.
可证明安全的无中心授权的多授权属性签名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4): 552-55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4.014
|
[7] |
闫丽丽, 彭代渊, 高悦翔.
Ad hoc网络中认证路由协议的改进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4): 577-581.
|
[8] |
刘孝保, 杜平安.
B/S环境下CIMS安全模型设计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109-112.
|
[9] |
郭建东, 秦志光, 郑敏.
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285-288.
|
[10] |
黄廷祝, 黄秀琴, 蒋泽云.
MRF和GM模型高光谱图像地物标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5): 742-745,781.
|
[11] |
李炯, 罗光春, 董仕.
OptorSim在安全数据网格复制策略中的应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350-1353.
|
[12] |
郭建东, 秦志光, 刘乃琦.
组织安全保障体系与智能ISMS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5): 838-841.
|
[13] |
吴劲, 张凤荔, 何兴高, 陆庆.
SIP安全机制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11-1214.
|
[14] |
陈雷霆, 文立玉, 李志刚.
信息安全评估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3): 373-376.
|
[15] |
肖军模.
对军用安全模型的扩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2): 186-189.
|
[16] |
张选芳.
Internet网络安全的信息过滤模型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3): 270-272.
|
[17] |
李毅超, 张君雁, 傅彦, 杨国纬.
主动网络中实现逐站安全的原型框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2): 174-178.
|
[18] |
王志祥, 肖军模.
防火墙多级安全参考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2): 184-187.
|
[19] |
黎忠文, 熊光泽.
安全核机制的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1): 62-65.
|
[20] |
张向刚, 刘锦德.
多密钥KDC的安全容错性及其性能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6): 596-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