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先超, 任天时, 赵耀, 樊锐.
移动边缘计算时延与能耗联合优化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5): 737-742.
doi: 10.12178/1001-0548.2021244
|
[2] |
赵东成, 谢景昭, 孙罡.
面向时延敏感业务的服务功能链部署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6): 852-860.
doi: 10.12178/1001-0548.2021178
|
[3] |
罗龙, 胡凯文, 盛丽, 孙罡, 曹可建, 虞红芳.
基于鱼群优化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4): 488-495.
doi: 10.12178/1001-0548.2021038
|
[4] |
姚玉坤, 朱丽青, 陈曦, 任智, 徐亚伟, 余志龙.
DTN中基于解码预判的高效低时延数据传输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 45(5): 720-72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6.05.002
|
[5] |
陈勇, 李猛.
网络控制系统的预测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 45(4): 564-57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6.04.009
|
[6] |
廖丹, 孙罡, 杨晓玲, 虞红芳.
车载自组织网络单接口多信道的切换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2): 227-23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2.012
|
[7] |
王聪, 张凤荔, 杨晓翔.
分布式环境下动态网络时延矩阵正则化重建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6): 923-92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6.022
|
[8] |
焦程波, 郑辉, 黄宇.
互联网中网络时延与物理距离关联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5): 781-78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5.026
|
[9] |
黄琼, 王万新, 阳小龙, 隆克平.
可抵御节点恶意行为的锚节点型IP坐标系统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2): 285-29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2.022
|
[10] |
邹林, 汪学刚.
宽带数字阵列雷达波束形成的优化实现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3): 368-37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3.008
|
[11] |
杨德才, 陈光礻禹, 谢永乐.
累加器实现的时延故障单跳变测试序列生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238-240,243.
|
[12] |
史英春, 钟子发, 杨俊安, 张硕.
CDMA抗干扰微分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184-187.
|
[13] |
蒋慧娟, 沈越泓, 谭笑.
相对时延对空时/时频调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4): 500-503.
|
[14] |
付志明, 幺周石, 谭庆贵, 胡渝.
无线光CDMA接入网的网络吞吐量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4): 681-684.
|
[15] |
罗万伯, 罗霄岚, 陈炜, 彭舰, 吴端培.
K子空间和时延自相关器的英汉音素识别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66-69.
|
[16] |
刘兴文, 钟守铭, 张凤荔.
含一般时延的高阶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4): 554-556.
|
[17] |
李绍荣, 李绍文, 廖晓峰.
分布式时延范台坡方程的Hopf分岔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2): 116-120.
|
[18] |
王东, 邱昆, 王利村.
支持QoS的EPON上行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6): 714-717.
|
[19] |
李绍荣, 廖晓峰.
连续时延神经网络的Hopf分岔现象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1(2): 163-167.
|
[20] |
庄昌文, 范明钰, 李春辉, 虞厥邦, 黄劲.
一种串扰和时延驱动的总体布线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3): 233-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