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少国, 独潇, 张宜浩.
基于兴趣注意力网络的会话推荐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53(1): 67-75.
doi: 10.12178/1001-0548.2022307
|
[2] |
陈兴蜀, 陈敬涵, 邵国林, 曾雪梅.
基于会话流聚合的隐蔽性通信行为检测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8(3): 388-39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3.013
|
[3] |
夏虎, 黄文茜.
基于上下文相关的未知实体词识别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 45(5): 839-84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6.05.022
|
[4] |
朱颢东, 李红婵.
关于Top-N最频繁项集挖掘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5): 757-761,773.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5.023
|
[5] |
张玉芳, 熊忠阳, 彭燕, 刘君.
基于兴趣度含正负项目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3): 407-41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3.018
|
[6] |
龙文, 马坤, 辛阳, 杨义先.
适用于协议特征提取的关联规则改进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2): 302-3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2.032
|
[7] |
李献礼, 陈业纲.
FP-array在计算机犯罪挖掘中的应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4): 592-59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4.027
|
[8] |
李彤岩, 肖海林, 李兴明.
通信网告警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6): 807-810.
|
[9] |
郑晓鸣, 吕士颖, 王晓东.
免疫接种粒子群的聚类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64-1267.
|
[10] |
牛强, 夏士雄, 周勇, 张磊.
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57-1259,1272.
|
[11] |
祝金荣, 胡望斌.
聚类电价预测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78-1281.
|
[12] |
董韵涵, 杨万麟.
改进最优聚类中心雷达目标识别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2): 183-185,192.
|
[13] |
耿技, 印鉴.
改进的共享型最近邻居聚类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1): 70-72.
|
[14] |
丘志杰, 刘心松, 刘丹, 刘谐.
内核级并发通信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4): 524-527.
|
[15] |
叶茂, 陈勇.
基于分布模型的层次聚类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2): 171-174.
|
[16] |
方英武, 张广鹏, 吴德伟, 黄玉美, 赵修斌, 王轶.
分布式数据挖掘计算过程——DDCP算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1): 80-84.
|
[17] |
黄进, 尹治本.
关联规则挖掘的Apriori算法的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1): 76-79.
|
[18] |
李秀森, 韩静轩, 马力.
增长因素为聚类变量的因素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1(2): 204-206.
|
[19] |
石晶, 龚震宇, 裘杭萍, 张毓森.
评测Web使用分析中会话识别的准确度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1(3): 281-285.
|
[20] |
孙明, 周明天, 詹瑾瑜.
JMX动态管理服务的研究与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1(5): 507-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