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梓豪, 朱波, 王奇, 厚秉新, 秦开宇.
基于视觉辅助导航的小旋翼机群编队穿越障碍技术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3): 391-397.
doi: 10.12178/1001-0548.2021025
|
[2] |
黄瑞, 张轶.
高适应性激光雷达SLAM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1): 52-58.
doi: 10.12178/1001-0548.2020196
|
[3] |
肖宇峰, 黄鹤, 郑杰, 刘冉.
Kinect与二维激光雷达结合的机器人障碍检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3): 337-34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3.003
|
[4] |
于景侠, 贺少勃, 向霞, 袁晓东, 郑万国, 郭袁俊, 祖小涛.
激光辐照熔石英控制的ANSYS仿真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6): 870-87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6.010
|
[5] |
钟晓春, 李源慧.
激光在海水中的衰减特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4): 574-57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4.021
|
[6] |
张文涛, 朱保华.
大气湍流对激光信号传输影响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4): 784-787.
|
[7] |
郭瑞, 杨华军, 胡渝, 伍振海, 江萍.
光通信中激光发散小角度远场焦斑测量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4): 437-439.
|
[8] |
董吉辉, 杨华军, 邱琪, 黄波.
A脉冲激光雷达测速的曲线拟合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6): 771-773,849.
|
[9] |
黄波, 邱琪.
空间激光雷达最小接收光功率的计算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1): 35-38.
|
[10] |
田江, 邱琪, 龙祖利.
TDRSS激光空间链路光功率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3): 313-316.
|
[11] |
熊金涛, 胡成.
空间激光通信APT系统误差信号的特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5): 489-493.
|
[12] |
许冰, 姜文汉.
用于瑞利激光导引星的激光器能量要求与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4): 337-339.
|
[13] |
王蔚然, 潘晓强, 张晓霞, 万里冰.
机载激光雷达成像畸变的仿真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4): 410-414.
|
[14] |
吴健, 贺联合, 彭仁军, 程莉, 刘盛纲.
干涉仪激光成像原理及实验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4): 419-422.
|
[15] |
潘文, 胡渝.
美国空间激光通信研究发展概况及现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5): 541-545.
|
[16] |
万生鹏, 胡渝.
宽带卫星通信和星际链路间激光通信的应用前景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5): 561-565.
|
[17] |
胡渝, 刘华.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5): 453-461.
|
[18] |
葛林, 邱昆, 唐明光.
激光空间通信中的天线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4): 367-370.
|
[19] |
王蔚然.
机载激光成像雷达运动畸变的分析与修正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6): 583-587.
|
[20] |
徐利梅, 张家裕.
精密微小孔激光测量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3): 30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