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朝阳, 陈金木.
基于ECC的SIP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5): 747-755.
doi: 10.12178/1001-0548.2022182
|
[2] |
陈小明, 陈雷, 阎亚龙.
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中不可区分假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验证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4): 482-487.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68
|
[3] |
何业锋, 狄曼, 庞一博, 岳玉茹, 李国庆, 刘继祥.
基于Bell态的两方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4): 488-492.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08
|
[4] |
闫丽丽, 昌燕, 张仕斌.
基于扩展混沌映射的三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6): 882-88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6.013
|
[5] |
何业锋.
基于四粒子纠缠态的两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2): 340-34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2.004
|
[6] |
闫丽丽, 昌燕, 张仕斌.
异构传感器网络的用户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1): 55-6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1.009
|
[7] |
陈大江, 秦臻, 秦志光, 王瑞锦.
基于虚拟信道的快速密钥生成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112-11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19
|
[8] |
陈杰, 胡予濮, 张跃宇, 董晓丽.
相关密钥Square攻击AES-192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2): 219-22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2.008
|
[9] |
高悦翔, 彭代渊, 闫丽丽.
认证邮件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2): 300-3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2.023
|
[10] |
闫丽丽, 彭代渊, 高悦翔.
Ad hoc网络中认证路由协议的改进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4): 577-581.
|
[11] |
贾艳艳, 胡予濮, 高军涛.
比特搜索生成器的快速密钥恢复攻击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5): 783-78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5.028
|
[12] |
冯涛, 刘媛媛, 马建峰.
可证明安全的群组匿名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2): 273-27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2.023
|
[13] |
周梦, 白建荣.
激进模式下对IKEv1的中间人攻击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1): 97-100,15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1.022
|
[14] |
胡荣磊, 刘建伟, 张其善.
自认证公钥体制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6): 943-94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6.010
|
[15] |
舒剑, 许春香.
高效的口令基认证组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3): 393-39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3.018
|
[16] |
谭示崇, 张宁, 王育民.
新的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17-19.
|
[17] |
张学军.
新的面向多服务的叛逆者追踪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3): 404-407.
|
[18] |
王曼珠, 周亮.
基于RADIUS/EAP的WLAN认证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2): 168-171.
|
[19] |
万仁福, 李方伟, 朱江.
匿名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新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1): 61-64.
|
[20] |
张向刚, 刘锦德.
多密钥KDC的安全容错性及其性能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6): 596-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