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荣斌, 蒋沅, 严玉为, 洪成.
考虑相依边负载的相依网络鲁棒性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5): 774-785.
doi: 10.12178/1001-0548.2021274
|
[2] |
谢怡燃, 李国华, 杨波.
基于站点线路数的城市公交网络鲁棒性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4): 630-640.
doi: 10.12178/1001-0548.2021336
|
[3] |
周书田, 颜信, 谢镇汕.
视频人脸识别中高效分解卷积与时间金字塔网络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2): 231-235.
doi: 10.12178/1001-0548.2020319
|
[4] |
赵娜, 柴焰明, 尹春林, 杨政, 王剑, 苏适.
基于最大连通子图相对效能的相依网络鲁棒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4): 627-633.
doi: 10.12178/1001-0548.2020440
|
[5] |
周书田, 颜信, 谢镇汕.
一种增强人脸识别模型训练稳定性的损失函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1): 59-62.
doi: 10.12178/1001-0548.2020226
|
[6] |
吴斌, 王利龙, 邵延华.
改进双向二维局部保持投影的人脸识别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8(6): 904-909, 92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6.015
|
[7] |
陈世明, 戴亚明, 程运洪.
提高相依网络鲁棒性的加边策略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8(1): 103-109.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1.017
|
[8] |
叶恒舟, 陆湘鹏.
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的鲁棒Web服务组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3): 443-44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3.019
|
[9] |
李厚彪, 樊庆宇, 耿广磊.
基于自适应同时稀疏表示的鲁棒性目标追踪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1): 1-1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1.001
|
[10] |
陈小龙, 杨春, 李志鹏, 付传技, 杨宏春, 杨宇明, 史晓红, 贾啸.
复杂网络爆炸渗流研究综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12-2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02
|
[11] |
赵继东, 李晶晶, 鲁珂, 吴跃.
一种鲁棒的多态人脸识别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2): 278-28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2.020
|
[12] |
李国颖, 成柏松, 张鹏, 李大庆.
相互依存网络鲁棒性研究综述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1): 23-2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1.006
|
[13] |
陈林林, 魏民祥, 邵金菊.
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恒转速广义预测控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3): 475-48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3.034
|
[14] |
蒲晓蓉, 樊科, 黄东.
类内子流形局部间隔对齐的人脸图像判别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6): 915-919.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6.023
|
[15] |
王孝国, 张雄伟.
基于DCT和KDA的人脸特征提取新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4): 450-453.
|
[16] |
蒲晓蓉, 郑自明, 周伟.
基于子空间投影的残缺人脸图像识别新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2): 208-210,220.
|
[17] |
胡东, 刘晓云.
使用频域LSB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5): 770-773.
|
[18] |
孙鑫, 刘本永.
基于局部本征谱的人脸识别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4): 493-496.
|
[19] |
金明曦, 武妍.
基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5): 573-576.
|
[20] |
伍维根, 张小平, 古天祥.
一种新的离散混沌系统的延时反馈控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30(2): 139-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