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朝阳, 赵玉超.
安全高效的三因素远程身份认证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3): 425-431.
doi: 10.12178/1001-0548.2021232
|
[2] |
赵伟, 骆亚菲, 鲍慧, 王辉.
全维度天线异构网物理层安全微基站部署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 48(3): 351-35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3.007
|
[3] |
何粒波, 卢震宇, 耿贞伟, 秦志光.
一种可证安全的密钥隔离无证书代理重加密方案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4): 606-61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4.021
|
[4] |
高悦翔, 彭代渊, 闫丽丽.
认证邮件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2): 300-3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2.023
|
[5] |
王浩, 吴博, 葛劲文, 王平.
物联网中基于受控对象的分布式访问控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6): 893-89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6.015
|
[6] |
冯涛, 刘媛媛, 马建峰.
可证明安全的群组匿名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2): 273-277.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2.023
|
[7] |
崔军, 刘琦, 张振涛, 忠献, 杨义先.
可转换认证加密的安全邮件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4): 598-602,62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4.027
|
[8] |
朱辉, 李晖, 庞辽军, 王育民.
新的可证明安全的快速认证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55-58.
|
[9] |
王卓, 殷国富.
网络软件包分级保护机制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4): 605-608.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4.030
|
[10] |
贾晨军, 廖永建, 陈抗生.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高效签名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4): 537-54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4.015
|
[11] |
伏飞, 刘晶, 肖军模.
新的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3): 389-39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3.017
|
[12] |
金军, 舒红平.
元胞自动机变换可恢复图像认证算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6): 1026-103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6.028
|
[13] |
郭建东, 秦志光, 郑敏.
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285-288.
|
[14] |
姜伟, 杜平安, 李磊.
基于JAAS和J2EE Web容器的验证与授权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5): 969-972.
|
[15] |
吴思楠, 周世杰, 秦志光.
近场通信技术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6): 1296-1299.
|
[16] |
郭建东, 秦志光, 刘乃琦.
组织安全保障体系与智能ISMS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5): 838-841.
|
[17] |
刘晶, 伏飞, 戴江山, 肖军模.
一种基于动态建链推理的网络攻击过程分析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5): 819-822.
|
[18] |
王曼珠, 周亮.
基于RADIUS/EAP的WLAN认证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2): 168-171.
|
[19] |
李毅超, 张君雁, 傅彦, 杨国纬.
主动网络中实现逐站安全的原型框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2): 174-178.
|
[20] |
沈莉.
IPv6的安全协议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2, 31(1): 7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