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小明, 陈雷, 阎亚龙.
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中不可区分假设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验证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51(4): 482-487.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68
|
[2] |
鲁刚, 聂旭云, 秦志光, 侯川勇.
一种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2): 242-24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2.013
|
[3] |
杨帆, 杨国武, 郝玉洁.
基于模型检测的半量子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6(5): 716-72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7.05.013
|
[4] |
陈大江, 秦臻, 秦志光, 王瑞锦.
基于虚拟信道的快速密钥生成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5, 44(1): 112-11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19
|
[5] |
吴淮, 孙颖, 许春香, 伍玮.
对一种基于身份环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6): 926-929.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6.022
|
[6] |
高悦翔, 彭代渊, 闫丽丽.
认证邮件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 42(2): 300-3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3.02.023
|
[7] |
闫丽丽, 彭代渊, 高悦翔.
Ad hoc网络中认证路由协议的改进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4): 577-581.
|
[8] |
汪小芬, 李胜强, 肖国镇.
认证群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1): 51-54.
|
[9] |
罗岚, 秦志光, 万国根, 魏正耀.
分组密码算法认证运算模式的注记及可证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4): 600-604.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4.029
|
[10] |
韩坚华, 吴柳飞.
无线传感器网络EMSR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3): 401-40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3.020
|
[11] |
罗光春, 熊娇, 李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最优安全性跳数算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4): 582-585.
|
[12] |
李磊, 杜平安, 刘孝保, 姜伟.
基于JAAS和Struts的MIS安全性的实现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4): 771-774.
|
[13] |
肖军模, 刘军, 于泠.
探讨JAVA的安全性改造与验证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3): 531-533,537.
|
[14] |
李天昀, 胡宗云, 葛临东.
相关跳频通信系统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35(3): 305-308.
|
[15] |
秦志光, 张险峰, 周世杰, 刘锦德.
基于ECC的门限数字签名方案及其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1): 109-112.
|
[16] |
王曼珠, 周亮.
基于RADIUS/EAP的WLAN认证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2): 168-171.
|
[17] |
周世杰, 秦志光, 耿技.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2): 201-204.
|
[18] |
熊金涛, 刘红秀, 皮德忠.
Lucas公钥密码体制及其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9, 28(4): 397-401.
|
[19] |
任江, 袁宏春.
对SSL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8, 27(4): 416-420.
|
[20] |
秦志光, 汪文勇.
网络认服务可靠性和安全性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7, 26(2): 190-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