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舒涵, 牟宇锋, 李存波, 李沛洋, 李发礼, 卢竞, 尧德中, 颜红梅, 徐鹏.
基于脑电网络的情绪识别研究进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53(5): 1-14.
doi: 10.12178/1001-0548.2024215
|
[2] |
苏黎, 李天明.
用于脑功能研究的生物光子学技术研究进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2): 296-305.
doi: 10.12178/1001-0548.2022041
|
[3] |
常文文, 聂文超, 袁月婷, 闫光辉, 杨志飞, 张冰涛, 张学军.
基于多层脑功能网络特征的动作意图识别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2(1): 14-22.
doi: 10.12178/1001-0548.2022292
|
[4] |
吴宗柠, 狄增如, 樊瑛.
多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1, 50(1): 106-120.
doi: 10.12178/1001-0548.2020068
|
[5] |
周守利, 张景乐, 吴建敏, 郑骎, 王志宇.
X波段宽带幅相多功能芯片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0, 49(5): 680-689.
doi: 10.12178/1001-0548.2019263
|
[6] |
常文文, 王宏, 化成城, 王翘秀, 原玥, 刘冲.
基于脑功能网络连接的隐藏信息检测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5): 775-78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5.022
|
[7] |
蒋伟雄, 曾令李, 秦键, 刘华生, 沈辉, 王维.
利用动态功能连接对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的预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47(6): 927-93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6.020
|
[8] |
蒋伟雄, 刘华生, 廖坚, 廖云杰, 唐艳, 王维.
多变量模式分析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中的应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2): 296-300.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4.02.027
|
[9] |
李凌, 黎源.
基于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的功能性网络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1(5): 792-795.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5.028
|
[10] |
饶云江, 补冲, 冉曾令.
融入防火功能的无源接入网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6): 869-872.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6.012
|
[11] |
王宏, 周正欧, 李廷军, 孔令讲.
基于EEMD穿墙雷达人的运动模式识别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3): 346-35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1.03.003
|
[12] |
桑楠, 苏芮, 廖勇, 黄小红, 侯炜, 李波.
功能性能分离的可信服务构件模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2): 236-241.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0.02.018
|
[13] |
罗光春, 聂坤苗, 温川彪, 李炯.
功能点分析法的研究和改进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8(6): 983-986.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9.06.019
|
[14] |
江洪波, 黄盈.
基于功能虚拟原型的验证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2): 258-261.
|
[15] |
曾翎, 刘斐, 乔辉.
基于互信息的功能磁共振图像配准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7(1): 138-140.
|
[16] |
袁继敏, 李小玲, 古天祥.
基于时空神经网络增强数字示波器功能的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5): 938-941.
|
[17] |
王昱青, 陈华富, 尧德中.
一种扩展的功能磁共振BOLD动力学模型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6(2): 291-293.
|
[18] |
罗棻, 陈华富, 尧德中.
基于投影的fMRI时间序列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3(4): 410-413.
|
[19] |
俞海, 贺昌政, 何跃.
自组织模式识别与经济预测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2(1): 104-108.
|
[20] |
曾成碧, 陈光.
VLSI功能测试的最佳测试序列的选取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29(2): 178-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