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35卷  第2期

通信与信息工程
基于定点DSP的高性能FFT谱估计
何羚, 张鑫, 王健, 宋仁清
2006, 35(2): 145-148.
摘要:
在借鉴现有的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校正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双窗法,并根据应用系统的特点,给出了改进的定点数字信号处理扩展精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改良算法的可行性,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良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SVM的多类模拟调制方式识别算法
孙建成, 张太镒, 刘海员
2006, 35(2): 149-15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类模拟调制方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模拟调制信号的特点,提取有效的特征向量以区分不同的调制方式,并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判决树分类思想,将特征向量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加以分类。仿真结果表明:在具有加性带限高斯噪声的环境下,信噪比不小于10 dB时,识别正确率大于90%。
PCS网络中一种改进的呼叫建立算法
江虹, 陆斌, 李乐民
2006, 35(2): 153-156.
摘要:
PCS系统中,用户漫游到非归属VLR覆盖区被呼时,系统将产生大量信令开销和数据库访问开销。该文为移动用户被呼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缓冲呼叫算法来降低网络信令开销与数据库访问负荷和呼叫建立时延,建立了一种模型来分析其相关性能。与传统呼叫算法相比,改进呼叫算法能极大降低系统开销,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欠采样超宽带LFM信号参数估计
叶瑞青, 沈显祥, 唐斌
2006, 35(2): 157-159.
摘要:
针对Nyquist采样频率过高、硬件实现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欠采样的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调制斜率和初始频率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互谱ESPRIT算法和余数定理对欠采样信号进行解模糊,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仍能较精确地估计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调制斜率和初始频率。计算机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蓝牙E0加密算法安全分析
郭锋, 庄奕琪
2006, 35(2): 160-163.
摘要:
蓝牙的E0加密算法是利用四个移位序列进行延迟并组合生成密流序列。利用其密流序列的相关性对算法进行攻击。攻击过程是基于给定有限的输出加密流,重新导出移位序列的初始值。基本攻击和优化攻击的时间复杂度分别为O(283)和O(278)。最后给出了该攻击手段的E0算法的改进方案和实验数据。
TPC在多业务数字通信中的应用
韩周安, 韩猛, 钱晓蕾
2006, 35(2): 164-167.
摘要:
构建了一种Turbo乘积码结合分级16QAM调制方式,该码可以在高效率的前提下提供强大的纠错能力,而分级调制可以在同一信道内支持多种业务。同时,给出了收端的分级解调和迭代译码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案的纠错性能限,并通过仿真证明其信噪比门限对于实际系统来说是非常容易满足的。
宽带非相干空时频分组编码
宋高俊, 周正中, 钟俊
2006, 35(2): 168-170,178.
摘要:
基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提出了多个输入和输出天线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中的非相干空时频分组编码方法。成对错误概率分析表明,将子载波分组与正交空时频编码结合,提出的码能获得最大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且只有较低的编解码复杂性。采用提出的编码方法,系统发射端的编码和接收端的解码都不需要知道信道状态信息,减小了信道估计所带来的系统复杂性。给出了码的设计准则和仿真结果,验证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提出码的良好性能。
卫星通信用四波束有源相控阵方案
张永鸿, 冯正和, 许会玲, 唐小宏
2006, 35(2): 171-174.
摘要:
针对人们对大容量移动通信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地球静止通信卫星用的毫米波四波束直接辐射有源相控阵方案。通过选择商品化的元器件,并立足于国内工艺条件,得到的方案有721个单元,单元间距3倍波长。设计最大增益47 dB,输出功率约140 W,噪声系数小于4.5 dB。
LEO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道预留和排队策略
吕智勇, 丁锐, 汪宏武, 沈健
2006, 35(2): 175-178.
摘要: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可根据低地球轨道卫星移动的特点,对信道预留策略加以改进,使其以小区中业务量的大小动态的调整预留的信道数量,降低切换业务中断概率。此外,将信道预留与新的到达业务排队策略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低地球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分数阶自相关和FrFT的LFM信号参数估计
王璞, 杨建宇, 杜雨洺
2006, 35(2): 179-182.
摘要:
基于分数阶自相关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LFM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相对分数阶傅里叶二维扫描法和匹配傅里叶变换,所提方法将检测与参数估计的二维搜索变为一维搜索,快速实现信号检测和参数估计,在多分量LFM信号情况下借助"Clean"的方法来抑制强分量对弱分量的干扰。计算机仿真表明了该算法在低信噪比多分量LFM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中的有效性。
改进最优聚类中心雷达目标识别法
董韵涵, 杨万麟
2006, 35(2): 183-185,192.
摘要:
最优聚类中心法是一种有效的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识别方法,但当训练数据较少时,该方法的识别性能急剧下降。其原因是该算法在利用少量数据进行训练时易产生"病态"矩阵,"病态"矩阵直接参与运算,导致错误识别结果。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最优聚类中心法,主要思想是把"病态"矩阵进行"良态"化处理后再参与运算,以得到正确的识别结果,从而使该算法在训练数据较少时仍能保持较高识别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传感器个数及距离对盲分离影响的分析
吴祖峰, 葛丽, 李刚
2006, 35(2): 186-188.
摘要:
在使用盲分离技术进行信号处理时,分离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对传感器分布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传统的方法在处理高低频混合信号时采用了统一的模式,得不到很好的分离效果。为了在采用盲分离技术进行高低频混合信号处理时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文章对传感器个数和距离对盲信号分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处理高频和低频混合信号的模型——分离子系统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频段对传感器距离进行调整,分别对高、低频混合信号进行分离。通过实验证明分离效果更好。
稀疏线阵阵列结构的枚举算法
陈客松, 何子述, 韩春林
2006, 35(2): 189-192.
摘要:
通过分析单元从规则栅格中稀疏的稀疏直线阵列的综合问题,得出枚举稀疏线阵所有可能的阵列结构是稀疏阵穷举综合法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两种可用于枚举稀疏线阵阵列结构的算法,即递归算法和二进制序列穷举法,并分析比较了稀疏线阵的阵列口径和稀布率与算法性能的关系。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了它们各自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最后指明两种算法在稀疏阵综合中适用的场合。
同步脉宽调制式高分辨力ADC研究
习友宝, 詹惠琴, 古天祥
2006, 35(2): 193-195,199.
摘要:
同步V/F转换器由于其输出频率的相位调制特性,以及输出频率上限的限制,影响了其分辨力的进一步提高。采用电荷平衡与双斜式原理相结合的同步V/F转换技术,可提高其分辨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比较器定电压的同步脉宽调制新技术,在定电压积分的基础上,通过较高的同步时钟脉冲自动"微调"积分时间,实现了一个周期内电荷的充分平衡。通过多周期测量,实现了各周期内电荷动态平衡调节效果。经实验验证和测试表明,分辨力达5位,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度优于0.005%。
一种低信噪比信号的调制盲识别方法
蔡权伟, 魏平, 肖先赐
2006, 35(2): 196-199.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利用包络高阶特征J进行调制方式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无需知道信号的先验信息,同时具有较好的噪声抑制等特点,能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快速、有效地进行盲调制识别,易于实时应用和工程的实现。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 dB信噪比条件下能够识别信号的调制方式,性能优于传统的包络调制识别方法。
宽带信号采样的关键技术研究
王志刚, 卢涛, 田书林
2006, 35(2): 200-20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实现宽带信号实时采样的技术原理和应用设计方法;论述了混合滤波器组技术对传统并行交替采样结构进行非均匀采样的校准处理,多通道采样的时钟与触发同步机制,以及分相存储实现大容量采样数据存储等研究内容;给出了系统的可行性设计。
时间间隔测量的双扩展内插技术研究
古军, 詹惠琴, 习友宝
2006, 35(2): 204-20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器充放电原理的双扩展内插法,研究了双扩展测时内插器的工作原理和误差分析。双扩展内插法与单扩展内插法相比,能大大提高测时分辨力,并显著减少其内插时间,有效地解决了单扩展内插法中高测时分辨力和快测量速率之间的矛盾。
基于子空间投影的残缺人脸图像识别新算法
蒲晓蓉, 郑自明, 周伟
2006, 35(2): 208-210,220.
摘要:
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子空间投影的残缺人脸图像识别新算法,利用非负稀疏矩阵将原始人脸图像分解,从高维空间降到低维子空间,再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式方法进一步降低子空间维数;然后利用欧式距离测量法,识别待测试人脸。实验证明,对残缺人脸图像的识别,新算法具有满意的识别率。
Bellman-Ford算法的改进研究
陈华容, 张崇富
2006, 35(2): 211-213.
摘要:
针对传统距离矢量路由(Bellman-Ford)算法,将多约束路由问题简化,并改进路由问题的限制条件,提出了改进的Bellman-Ford算法,应用于基于集中式控制路由协议网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的网络路由计算时间随网络节点数有明显的改善,且网络阻塞率随路由请求数增加而下降。验证了改进算法比传统算法更加有效。
播出服务器磁盘I/O与缓存性能分析
唐继勇, 许德芬, 杨峰
2006, 35(2): 214-216.
摘要:
针对电视台专业播出服务器在播出质量和播出性能上的高要求,提出了(s,S)策略下读数据缓存和复用缓存与节目数量、节目数据速率、磁盘性能、ASI卡缓存大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分配给节目播出的读数据和复用缓存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较优的范围。据此可对服务器的资源分配进行优化。
自动化技术
基于ANFIS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研究
郭兴众, 张春, 陈其工
2006, 35(2): 217-220.
摘要:
针对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因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因素而使性能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作为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控制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不仅动态和稳态性能都得到提高,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的气膜阻尼分析
王卫东, 贾建援, 樊康旗, 李萌萌
2006, 35(2): 221-224.
摘要:
针对电容式微加速度计中的气膜阻尼问题,基于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和滑流修正的压膜雷诺方程,分析了敏感质量块在轴向运动中受到的气膜阻尼效应,得到了阻尼力和阻尼系数的简化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敏感质量块受到的气膜阻尼力不但与尺寸和速度有关,还与固体壁面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和光洁度等特性有关。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三种减小气膜阻尼的方法,指出动量协调系数是影响气膜阻尼(尤其是压膜阻尼)的关键因素之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分布式并行BOD系统资源管理算法研究
刘丹, 刘心松, 杨曙锋
2006, 35(2): 225-227,231.
摘要:
研究分布式并行宽带点播服务系统中资源的优化存储,以充分发挥系统性能;提出了最大化访问成功率的资源放置算法,以均衡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负荷;提出了动态阈值预测机制的副本自适应放置算法,以提高系统吞吐量。通过实用系统,验证了它们在宽带点播服务系统中提高访问成功率及系统性能方面优于其他算法的良好特性。
一种基于聚合和隧道技术的MPLS组播新策略
徐洁, 李炜
2006, 35(2): 228-231.
摘要:
在深入研究现有的能够减少组播转发状态和组播抖动,以及高效容错多协议标签交换组播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多协议标签交换组播策略,即基于聚合和隧道技术的组播策略,采用组聚合机制和隧道技术,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有限标记空间,增强组播的健壮性和稳定性。
一种提高局部搜索能力的混合遗传算法
田延硕, 刘晓云
2006, 35(2): 232-234,256.
摘要:
针对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根据遗传的不同阶段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竞争群体和适应性群体,提出相关的遗传算子——繁殖因子。将运筹学中的单纯形法应用于遗传算法中,增强了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对复杂函数的寻优实验验证了混合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与传统SGA的实算结果对比,更进一步说明了算法的改进效果。
一种新型入侵检测模型及其检测器生成算法
程永新, 许家珆, 陈科
2006, 35(2): 235-238.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模型,重点研究了否定选择算法模型中检测器集合的生成算法,提出了新的初始检测器的生成算法,并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模型可以对未知入侵行为和已知入侵行为的变异进行有效的识别。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
周鸣争, 汪军
2006, 35(2): 242-245.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支持向量机校正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原理和方法。该算法只依据样本就可以正确辩识传感器逆模型特征,而不需关于逆模型函数形式的任何先验知识,并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能够保证找到的极值解就是全局最优解,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通过对电容式湿敏传感器误差校正的应用表明:该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管理工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定位问题研究
张丽霞, 汪文勇, 李炯
2006, 35(2): 239-241.
摘要: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声源定位领域的具体应用以及在二维空间上定位的原理和推导,得出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定位的模拟实验结果,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中国高等院校专利申请实证研究
葛中全, 杨剑
2006, 35(2): 285-288.
摘要: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源头,对推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从专利申请的角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专利申请总量、构成随时间变化的相关关系,并对未来几年我国高等院校专利申请变化进行了科学预测。
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快速循环热处理对(Co0.35Fe0.65)99O1薄膜磁性能的影响
荆玉兰, 张怀武, 蒋向东
2006, 35(2): 246-248.
摘要:
针对(Co0.35Fe0.65)99O1薄膜,研究了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循环热处理可以改善高磁矩(Co0.35Fe0.65)99O1薄膜磁性能,在450℃几个快速循环热处理后,沉积薄膜的矫顽力从105下降到3 Oe,电阻率下降到70%,a-Fe (Co)相晶粒尺寸可以减小到15~35 nm,该处理方法较以往的热处理更能改善软磁薄膜的性能。
苝四酸二酰亚胺的光电导性能研究
彭康, 夏都灵, 黄子强
2006, 35(2): 249-252.
摘要:
采用光电灵敏度计算电荷放大增益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四酸二亚酰胺的光电导性能。结果表明苝四酸二亚酰胺具有很高的电荷放大增益,在正偏压17 V时,增益高达103倍。分析实验所测的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发现此关系能很好地符合场效应发射公式,这表明苝四酸二亚酰胺的电荷放大增益主要是由隧道击穿效应所引起的。
不同掺Al3+浓度的ZnO:Al薄膜性能研究
葛启函, 邓宏, 陈航, 徐自强
2006, 35(2): 253-256.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Al (ZAO)薄膜,得到了不同掺Al3+浓度的ZA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四探针法等仪器与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所制备的ZAO薄膜为多晶纤锌矿结构,薄膜表面平整、晶粒致密均匀;Al3+掺杂能提高其导电性能:低掺杂时,薄膜在紫外-可见光范围的透过率超过80%,并伴有蓝移现象产生;高掺杂时,其透过率无明显增加,但蓝移现象加剧,最大蓝移量达340 nm。
平行带状线间加孔栅的抗耦合干扰技术研究
吴君, 王鲁豫
2006, 35(2): 257-260.
摘要:
针对平行带状线间的耦合问题,比较了平行带状线间不加孔栅和加孔栅的耦合干扰问题,研究了平行带状线间距不同时加不同孔栅结构的抗耦合干扰情况,分析了孔径与反射损耗的关系。通过计算与仿真,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孔栅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平行带状线间的耦合干扰。
光电子学工程与应用
低阻ITO玻璃的制造工艺
杨健君, 李军建, 张有润, 王军, 林慧, 饶海波, 蒋泉, 成建波
2006, 35(2): 261-263.
摘要: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是目前平板显示中的热点,所用ITO玻璃比液晶显示所用的有更高更严的要求。该文探讨了OLED用ITO玻璃生产的相关工艺,得出使用直流溅射ITO陶瓷靶时,较好的气氛是低氩微氧,功率约200 W左右,溅射时基板温度约250℃,高温无氧退火。得到方阻20Ω以下、平均透过率大于80%的ITO玻璃。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交流驱动电路研究
王涛, 蒋亚东, 黎威智
2006, 35(2): 264-267.
摘要: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交流电压驱动电路,在验证此电路性能的同时也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在交流驱动下的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交流驱动电路工作性能良好,在实现交流的同时抑制了交叉效应的产生,并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寿命。在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交流驱动下的特性研究中发现:改变交流驱动的频率会影响发光像素点的性能,频率在50 Hz左右的交流驱动是最适合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计算数学
广义超立方体网络的容错性和通信延迟
侯晶, 张先迪
2006, 35(2): 268-270.
摘要:
宽直径是用来同时度量并行计算系统的容错性和通信延迟的新参数。广义超立方体网络是并行计算系统网络的一个重要拓扑结构。论文用两种方法给出了广义超立方体网络宽直径的具体证明,而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别采用数学归纳法和直接构造法证明了不等式(1)。
以概率p进入M/G/1排队系统的等待时间
李才良, 毛勇
2006, 35(2): 271-274.
摘要:
针对输入率可变的休假排队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排队论模型。讨论在假期内到达顾客以概率p进入M/G/1多重休假排队系统的逗留时间和等待时间,利用L-S变换和母函数法,得到了任意时刻到达顾客的逗留时间和等待时间的表达式以及系统平衡时顾客的逗留时间和等待时间。
放松规制条件下电信企业进入决策研究
滕颖, 倪得兵, 唐小我
2006, 35(2): 275-278.
摘要:
在完全放松进入规制条件下,建立一个进入者决策的两阶段模型,并运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进入者的进入决策,给出柔性条件下的进入决策规则。研究显示,进入者是否进入取决于观察到的市场需求状态与门阈状态的对比关系,而门阈状态值大小又取决于进入成本和在位者规模。所以,完全放松进入规制不仅有利于改善电信业的竞争状态,而且还因盲目的网络重复建设得到避免而有利于电信业技术的进步。
竞争供应链退货政策分析
艾兴政, 唐小我, 马永开
2006, 35(2): 279-281.
摘要:
从竞争供应链结构上分析退货政策对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收益的影响,就需求一定的情形进行了仔细的讨论,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界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拓展了文献[6]关于单个制造商多个零售商竞争分析的结论,为退货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理论依据。
信息揭示过程延长与交易者策略变化
曹晓华, 孙培源, 杨朝军
2006, 35(2): 282-284.
摘要:
将经典的单期Kyle模型扩展到无限期,并假设私有信息有一个逐步揭示的过程,在这种更加接近现实的假设下,研究了线性均衡意义下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与经典Kyle模型相比,知情交易者的交易没有原来积极,信息优势的增加使得知情交易者的无条件期望收益增加。模型结果表明,如果知情交易者的信息有很好的隐藏性,那么私有信息揭示成公开信息需要的交易时期越长,市场的信息非对称性就越大,知情交易者就可以获得越多的收益。